恒溫恒濕試驗箱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試驗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恒溫恒濕試驗箱。
背景技術:
恒溫恒濕試驗箱也稱恒溫恒濕試驗機、恒溫恒濕實驗箱、可程式濕熱交變試驗箱、恒溫機或恒溫恒濕箱,用于檢測材料在各種環境下性能的設備及試驗各種材料耐熱、耐寒、耐干、耐濕性能。適合電子、電器、手機、通訊、儀表、車輛、塑膠制品、金屬、食品、化學、建材、醫療、航天等制品檢測質量之用。
然而現有的恒溫恒濕試驗箱仍存在不足之處:首先,現有的恒溫恒濕試驗箱加濕大多通過蒸發產生水蒸氣加濕的形式,蒸發產生的水蒸氣存在一定的溫度,會導致恒溫恒濕箱內部溫度變化,從而對試驗結果造成影響,加濕方式需要改進,其次,受加熱器和冷凝器位置的影響,使得試驗材料大多在面對加熱器或制冷器一側溫度與另一側存在一定差異,難以實現試驗材料受熱或受冷均勻,試驗材料受熱或受冷均勻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蒸發加濕影響溫度和受熱受冷不均勻的問題,而提出的恒溫恒濕試驗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恒溫恒濕試驗箱,包括恒溫恒濕室、箱門、第一冷凝器、第一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第一加熱器和置物架,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內側頂部安裝有第一冷凝器、第一加熱器、濕度傳感器和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內側安裝有置物架,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內側底部安裝有加濕器,且加濕器的引水管貫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內部;
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內側底部兩側分別安裝有鼓風機和引風機,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內側設置有兩個鼓風機和引風機的內循環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的內側設置有水,所述水箱的內側頂部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的內側底部安裝有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加熱器,所述水箱的底部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頂部安裝有攪拌葉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前端面安裝有箱門,所述箱門的前端面安裝有可視窗。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恒溫恒濕室的前端面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均與第一冷凝器、第一加熱器、第二冷凝器、第二加熱器和加濕器相連,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均勻控制器相連。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二加熱器或第二冷凝器對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或制冷,通過驅動電機帶動攪拌葉片轉動,使得水箱內的水加熱或制冷更加均勻,同時,當水溫達到所需的恒溫值后,第二溫度傳感器傳達至控制器,控制加濕器對恒溫恒濕室進行加濕,通過加濕器排出的水霧溫度與恒溫恒濕室內的恒定溫度值相同,解決了加濕時對恒溫恒濕室溫度造成影響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一加熱器或第一冷凝器對恒溫恒濕室進行加熱或降溫,當溫度達到所需的恒溫值后,第一溫度傳感器傳達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熱器或第一冷凝器的關閉,通過鼓風機和引風機的作用下,將恒溫恒濕室內的空氣經過水箱再循環至恒溫恒濕室內,由于水箱內水的溫度與恒溫溫度值相同,由此通過空氣循環對恒溫恒濕室進行保溫,無需再通過第一加熱器或第一冷凝器對恒溫恒濕室進行加熱或制冷,通過恒溫恒濕室內空氣的循環,使得試驗品的加熱或制冷更加均勻,解決了試驗品加熱或制冷均勻性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恒溫恒濕試驗箱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剖視圖的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框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型號均為(pr-21),使用的濕度傳感器型號為(pt160),使用的控制器的型號為(avr中央控制處理器),上述產品均可在市場上購得。
由圖1至圖3給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恒溫恒濕試驗箱,包括恒溫恒濕室1、箱門3、第一冷凝器6、第一溫度傳感器7、濕度傳感器8、第一加熱器9和置物架13,恒溫恒濕室1的內側頂部安裝有第一冷凝器6、第一加熱器9、濕度傳感器8和第一溫度傳感器7,恒溫恒濕室1的內側安裝有置物架13,恒溫恒濕室1的內側底部安裝有加濕器12,且加濕器12的引水管貫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內部,通過第一冷凝器6或第一加熱器9對恒溫恒濕室1進行快速制冷或加熱,通過加濕器12對恒溫恒濕室1進行加濕。
具體的,如圖2所示,恒溫恒濕室1的內側底部兩側分別安裝有鼓風機10和引風機11,恒溫恒濕室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水箱2,水箱2的內側設置有兩個鼓風機10和引風機11的內循環管14,水箱2的內側設置有水15,水箱2的內側頂部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20,水箱2的內側底部安裝有第二冷凝器17和第二加熱器16,水箱2的底部安裝有驅動電機19,驅動電機19的輸出軸頂部安裝有攪拌葉片18通過第二冷凝器17和第二加熱器16對水箱2內的水15進行加熱或降溫,通過鼓風機10和引風機11的設施,使得恒溫恒濕室1內的空氣通過內循環管14循環后再返回恒溫恒濕室1內,由于水箱2內的水15與恒溫恒濕室1空氣溫度相同,通過空氣在水箱2內循環,對恒溫恒濕室1內進行保溫,同時,加濕器12對恒溫恒濕室1進行加濕時不會對恒溫恒濕室1內的溫度造成影響,通過驅動電機19帶動攪拌葉片18進行轉動,從而使得水箱2內的水15溫度更加均勻。
具體的,如圖1所示,恒溫恒濕室1的前端面安裝有箱門3,箱門3的前端面安裝有可視窗4,箱門3的設置便于試驗品的拿放,可視窗4的設置,便于對試驗品進行觀察。
具體的,如圖1和圖3所示,恒溫恒濕室1的前端面安裝有控制器5,控制器5的輸出端均與第一冷凝器6、第一加熱器9、第二冷凝器17、第二加熱器16和加濕器12相連,第一溫度傳感器7、濕度傳感器8和第二溫度傳感器20的輸出端均勻控制器5相連,通過濕度傳感器8對恒溫恒濕室1進行濕度檢測,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加濕器12的工作或關閉,通過第二溫度傳感器20的設置,對對恒溫恒濕室1內溫度進行檢測,同時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第一冷凝器6和第一加熱器9的關閉,通過第二溫度傳感器20的設置,對水箱2內水15的溫進行檢測,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第二冷凝器17和第二加熱器16對水箱2內的水15進行加熱。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第一冷凝器6或第一加熱器9對恒溫恒濕室1進行制冷或加熱,同時第二冷凝器17和第二加熱器16對水箱2內的水15進行加熱或降溫,同時驅動電機19帶動攪拌葉片18進行轉動,使得水箱2內的水15受熱更加均勻,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7對恒溫恒濕室1內溫度進行檢測,當溫度達到所需溫度后,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第一冷凝器6或第一加熱器9的關閉,同時第二溫度傳感器20對水箱2內水15的溫度進行檢測,當水15的溫度達到所需溫度后,第二溫度傳感器20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第二加熱器16或第二冷凝器17的關閉,同時,濕度傳感器8對恒溫恒濕室1內濕度進行檢測,將濕度數據傳達至控制器5,由控制器5控制加濕器12的打開或關閉,將試驗品放置在置物架13頂部,打開鼓風機10和引風機11,使得恒溫恒濕室1內的空氣通過內循環管14在水箱2的水15中循環后再返回恒溫恒濕室1內,對恒溫恒濕室1內的溫度進行控制,且第二溫度傳感器20隨時對水15的溫度進行檢測,傳達至控制器5,控制第二加熱器16或第二冷凝器17對水15進行加熱或制冷,隨時保持水15溫度的穩定,使得恒溫恒濕室1內的空氣通過水箱2內循環后返回恒溫恒濕室1內的溫度為恒定值,通過循環風的保溫,使得試驗品的受熱或受冷更加均勻。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所屬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納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